記者從12月19日泰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,泰安依托優越的交通區位,堅實的產業基礎,獨特的資源稟賦,全力打造“泰暢通”現代物流體系,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。
一、聚焦主體培育,提升發展質效。一是培強企業。2024年新增國家5A級物流企業1家,4A級物流企業4家。截至目前,全市規上物流企業達到108家,比去年增加20家;共有國家5A級物流企業2家(數量居全省第 8 位)、4A級物流企業5家。二是提升素質。組織開展2期全市現代物流和供應鏈專題培訓班。同時在舉辦的各項活動中邀請國內物流領域權威專家作專題報告,通過一系列培訓輔導,不斷提升物流從業人員專業素質。三是政策激勵。積極兌現《關于促進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共扶持“兩業融合”、物流數智化等物流企業(項目)12個,資金126萬元。
二、狠抓項目建設,夯實發展基礎。一是簽約落地。3月份舉辦以物流與供應鏈、電子商務項目為主題的全市第一季度“項目簽約大比拼”簽約儀式,集中簽約52個項目(其中物流項目37個),目前已開工25個,正在推進12個。12月份在第三屆中國(泰安)物流與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大會上集中簽約8個現代物流項目。二是調度督導。建立“季度調度通報、半年總結觀摩”的督導推進機制,召開全市現代物流賦能新型工業化現場推進會,通過現場觀摩督導,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,加快推進項目落地開工。三是加大招引。參加廊洽會、上海國際物流節、赴南昌市、重慶市對接考察等招商活動14次,加強與三通一達、京東物流、馬士基(中國)等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對接洽談,與中通快遞、京東物流就云倉建設、物流園區建設運營等方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,與三志物流簽訂物流專線戰略合作協議。
三、加快兩業融合,力促降本增效。一是點面結合。點上篩選30家重點制造業龍頭企業,開展現代物流業賦能先進制造業輔導調研,逐個企業形成物流降本增效建議方案并一對一反饋;面上舉辦泰安市現代物流賦能新型工業化現場推進會、泰安市先進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會等活動,助推物流企業與生產制造企業對接合作。二是典型示范。深入調研總結,推樹特變電工與中郵物流、長鑫物流與山東安琪爾等“兩業融合”等10個典型案例,形成《泰安市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匯編》,編印成冊在全市范圍內宣傳推廣,引領物流企業和生產制造企業協同發展。三是降本增效。依托東平港和泰安內陸港,構建“南北黃金水道,東西陸通全球”多式聯運通道體系。岳華能源、長鑫物流入選國家級第三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,長鑫物流、岳華能源、鑫拓物流、泰安內陸港被評為省級多式聯運“一單制”試點企業。
四、推進數字轉型,激活發展動能。組織實施“一縣一平臺”建設,目前泰安數智供應鏈平臺(泰山區)、長鑫物流多式聯運物流平臺(岱岳區)、浙商中拓金茂庫綜合服務平臺(新泰市)、城資物流數字化平臺(肥城市)、村鳥網絡貨運平臺(寧陽縣)、金運通數字物流平臺(東平縣)、速航供應鏈平臺(泰安高新區)運營良好,成為物流平臺經濟的主力軍。其中東平金運通智慧物流平臺自3月份運營以來,累計簽訂山石合同運費近3.54億元,營收超過1.7億元,運營當月即達到升規納統標準。
五、注重創新引領,不斷擴大影響。2024年在泰安舉辦首屆濟南都市圈物流節暨產業協同對接會、第三屆中國(泰安)物流與多式聯運創新發展大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,提升了泰安現代物流業影響力,加強了泰安與濟南都市圈以及全國各地的交流合作,形成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。7月份榮獲“2023年度全國物流統計工作先進單位”。
下一步,泰安市商務局將繼續把握現代物流降本增效這一主線,突出賦能新型工業化、物流結構優化提升兩個重點,發揮“規劃政策引領扶持、項目建設強基固本、統計分析服務保障”三大職能,組織開展兩業融合、模式創新、主體培育、項目建設“四大行動”,推動全市物流工作再上新臺階。
泰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還就推動物流業新質生產力、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、培育物流主體等方面回答記者提問。
(大眾新聞記者 王洪濤 實習生 蔡芹鳳)